• 免费服务热线
  • 400-065-6886
  • 电话:86(0)512-6295 9990
  • 传真:86(0)512-6295 9995
新闻中心

【文献汇总】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微生物群落研究成果

发稿时间:2020-09-01来源:天昊生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可形成结节及包块引起疼痛,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是一种影响10%-15%育龄妇女的多因素疾病,与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症有关,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研究微生物群失调是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研究成果吧 




中文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英文题目:Endometriosis induces gut microbiota alterations in mice

发表杂志:Human Reproduction

影响因子:5.733

发表时间:2018

研究概要:

免疫系统的紊乱在改变肠道微生物群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和免疫细胞功能障碍,但还没有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来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改变肠道菌群。本研究通过腹腔注射子宫内膜组织诱导动物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小鼠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和模拟组,在4个不同时间点处死,进行模型确认和粪便样本采集,然后进行16S扩增子测序(V3-V4)。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小鼠和模拟组小鼠肠道菌群具有相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在造模后42天检测到不同组成的肠道菌群,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的厚壁菌/拟杆菌比率升高,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机体失调。双歧杆菌是一种常用的益生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中也有增加。




中文题目:甲硝唑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肠道菌群的潜在作用

英文题目:Antibiotic therapy with metronidazole reduces endometriosis disease progression in mice: a potential role for gut microbiota

发表杂志:Human Reproduction

影响因子:5.733

发表时间:2019

研究概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引起腹痛和不孕的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策略,包括激素治疗和手术,都有显著的副作用,不能防止复发。我们对为什么有些妇女会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另一些则不会不是很清楚。

在本研究中小鼠通过移植子宫内膜碎片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然后用广谱抗生素(万古霉素、新霉素、甲硝唑和氨苄西林)或甲硝唑治疗小鼠(对照是水),治疗21天后收集粪便样本,同时分离出在位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同时用1ml无菌PBS冲洗腹膜收集腹腔液;然后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的体积、重量及组织学特征;通过分别计数增殖标志物Ki-67和巨噬细胞标志物Iba1鉴定为阳性的细胞来评估病变的增殖和炎症。在健康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广谱抗生素氨苄西林治疗组评估粪便细菌组成差异;并进行粪菌移植研究,将健康对照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的粪便分别灌胃到甲硝唑治疗的小鼠体内,观察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和炎症状态。

在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小鼠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明显小于模型小鼠(水处理)小得多,增殖细胞也较少;此外,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小鼠,炎症反应(通过病变中的巨噬细胞标志物Iba1和腹膜液中的IL-1βTNF-αIL-6TGF-β1测量)显著降低; 在仅用甲硝唑治疗的小鼠中,异位病变的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小鼠(水处理);在模型小鼠组(水处理)检测到类杆菌属,但在健康对照组和广谱抗生素氨苄西林治疗组未检测到类杆菌属;最后,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的粪便口服灌胃到甲硝唑治疗的小鼠体内,可以恢复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和炎症上调,相比之下,将健康小鼠的粪便口服灌胃到甲硝唑治疗的小鼠体内,则出现明显更小的病变。



中文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病变急性期小鼠粪便细菌组成的影响

英文题目:Effect of endometriosis on the fecal bacteriota composition of mice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lesion formation

发表杂志:PLoS One

影响因子:2.776

发表时间:2019

研究概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和子宫内膜异位病变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病变的新形成与干细胞募集、血管生成和炎症有关,这些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为了检验该假设,我们在本文中通过将子宫组织片段从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供体小鼠移植到GFP-C57BL / 6野生型小鼠的腹膜腔中来诱导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假移植动物作为对照。分别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诱导前3天和诱导后7天和21天收集动物粪便颗粒,然后进行16S扩增子测序(V4)。

子宫组织碎片移植导致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的建立,这些病变表现为典型的组织形态学,子宫内膜腺被血管化的间质包围。所有获得的小鼠粪便DNA成功扩增出细菌16S rRNA基因,然而没有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诱导对细菌菌群组成的显著影响,推测小鼠的子宫内膜异位在病变形成的急性期不会引起明显的菌群失调。



中文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3/4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生殖道、宫颈和肠道菌群的比较

英文题目:The endobiota study: Comparison of Vaginal, Cervical and Gut Microbiota Between Women with Stage 3/4 Endometriosis and Healthy Controls

发表杂志:Scientific Reports

影响因子:4.011

发表时间:2019

研究概要:

生殖道或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我们对14名组织学证实为3/4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和14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生殖道、宫颈和肠道微生物群采样,,然后进行16S扩增子测序(V3-V4)。

尽管3/4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和对照组的生殖道、宫颈和肠道菌群组成总体上相似,但我们观察到属水平上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3/4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的生殖道和宫颈微生物群中完全没有Atopobium。子宫内膜异位症3/4期患者宫颈样本中,加德纳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和脲原体等潜在致病菌均增加。3/4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更多的女性粪便微生物群以志贺氏菌/大肠杆菌为主。



中文题目:来曲唑和中药少腹逐瘀汤减少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对肠道菌群的潜在作用

英文题目:Letrozole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ofu Zhuyu Decoction, Reduce Endometriotic Disease Progression in Rats: A Potential Role for Gut Microbiota

发表杂志: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影响因子:1.813

发表时间:2020

研究概要:

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中草药少腹逐瘀汤(SFZYD)可以缩小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的大小。因此,我们研究来曲唑和SFZYD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来曲唑组和SFZY组。比较异位病灶大小及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病变中的表达,并用16S扩增子测序检测肠道微生物群落。

来曲唑和SFZYD均能缩小异位病灶的大小,降低COX-2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肠道菌群α-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率增加,瘤胃球菌科丰度降低。来曲唑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与模型组相似,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降低。SFZY组的α-多样性与空白组相似,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率减弱,与模型组相比,瘤胃球菌科的丰度升高。以上结果表明,来曲唑和SFZYD的治疗机制与肠道菌群的恢复有关。




中文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粪便代谢组学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英文题目:Correlation of fecal metabolomics and gut microbiota in mice with endometriosis

发表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

影响因子:2.739

发表时间:2020   

研究概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有三项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对EMS小鼠的影响,但目前还没有研究通过研究粪便代谢组学特征来确定EMS的一些重要线索。本研究旨在揭示EMS小鼠粪便代谢组学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

用雌性C57BL/6J小鼠建立EMS模型。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LC-MS)检测EMS小鼠和对照小鼠粪便代谢产物,16S扩增子测序用于阐明肠道菌群的组成。利用PICRUSt分析了肠道菌群的功能特性。采用ROC分析确定潜在的重要差异代谢物,用Spearman相关系数来表示重要差异代谢物与肠道微生物群的相关性。

共筛选出156种命名的差异代谢物。EMS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下降。肠道菌群的功能预测和差异代谢共涉及11条途径,其中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途径和α-亚麻酸(ALA)代谢途径得到富集。EMS小鼠粪便中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含量增加,ALA和12,13-EOTrE含量降低。受菌群失调影响的异常粪便代谢产物可能是EMS小鼠的特征,可作为鉴别疾病的重要指标。



中文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组成及分布

英文题目: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along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发表杂志:Annal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Antimicrobials

影响因子:2.705

发表时间:2020   

研究概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影响10%-15%育龄妇女的多因素疾病,与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症有关,EM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得到一致的解释。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36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14位因妇科良性肿瘤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对照。采集生殖道下三分之一(CL)、生殖道后穹窿(CU)、宫颈粘液(CV)、子宫内膜(ET)和腹腔液(PF)标本,然后进行16S扩增子测序(V4-V5)。

微生物群在生殖道的分布不断变化,下生殖道(CL,CU)菌群以乳酸菌为主。EMS患者的生殖道菌群开始出现明显的群落多样性差异,并逐渐向生殖道上方增加,这表明宫颈样本中的微生物群有望成为预测EMS风险的一个指标。本研究还强调了EMS患者生殖道菌群中乳酸菌的减少和宫颈粘液(CV)和上生殖道(ET,PF)中OTUs的增加,这反映了与EMS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定定植细菌参与EMS发病机理以及微生物群与疾病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文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微生物组概况:生殖道液,子宫内膜和病变的比较

英文题目:Microbiome Profile of Deep Endometriosis Patients:Comparison of Vaginal Fluid, Endometrium and Lesion

发表杂志:Diagnostics

影响因子:3.11

发表时间:2020   

研究概要:

本研究旨在鉴别和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在位子宫内膜和生殖道液中的细菌类型,并与对照组的生殖道液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细菌类型进行比较。本研究纳入21例(对照组1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10例),收集了21份生殖道液、18份在位子宫内膜及8份子宫内膜异位病变样本,然后进行16S扩增子测序(V3-V4)。

生殖道液、在位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病变的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微生物组成相似,其中以乳酸杆菌属、加德纳菌属、链球菌属和普氏菌属最为丰富。在对照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之间,微生物组分的多样性分析没有发现显著差异;但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深层病变似乎呈现出不同的细菌组成,乳酸菌较少,并且另类希灭氏菌属、肠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更为丰富。




咨询沟通请联系

18964693703(微信同号)


Copyright © 2012-2023 天昊基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64027号-1